上海杉達學院(杉達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數據中國“項目”試點院校、卓越創新聯盟首批成員;中國發起及首批成員單位、全國套用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高校財經類人才培養聯盟首批成員單位 、發起及成員單位;上海市民辦高校示範校創建校、上海市實施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首批試點高校、上海市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上海杉達學院是在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背景下,於1992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部分教授發起創辦,是上海市第一所本科民辦高校;1992年8月,經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籌辦“杉達大學”,並於當年秋季面向全國招生;1994年2月,學校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正式建校;2002年3月,學校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定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名為“上海杉達學院”;2005年8月,經上海市學位委員會批准,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1月,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上海浦東、浙江嘉善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808畝,校舍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設有18個二級學院,3個在建專業碩士點,38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學校有專任教師700餘人,其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44.5%,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88.21%。全日制在校生1.5萬餘人,其中本科生1.4萬餘人;建校以來,培養了4萬餘名各級各類人才。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在建專業碩士點:護理碩士、套用經濟學碩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
- 主管部門:
- 學校官網:
- 中文名:上海杉達學院(杉達大學)
- 英文名:sanda university
- 簡稱:杉達、杉大、sdu.、sanda u.
- 創辦時間:1992年6月
- 類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 學校類型:套用型大學
- 現任校長:
- 校訓:勤奮、求是、開拓、創新
- 主要院系:勝祥商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外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國際醫學技術學院、教育學院、上海現代服務外包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科曙光大數據學院、華為ict學院、萬豪酒店管理學院、無國界航空學院、滬東工學院、時尚學院等
- 學校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海路2727號
- 學校代碼:11833
- 主要獎項: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入選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
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 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蟬聯七屆“上海市文明單位”; 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 核心發展理念:與眾不同,追求品質,塑造未來
- 校慶日:9月28日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杉達史苑,校舍變遷,關懷支持,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杉達文脈,校徽,敘事杉達,校訓,學校領導,現任領導,名譽校長,歷任校長,董事會,
歷史沿革
杉達史苑
杉達大學是在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背景下,於1992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部分教授發起創辦。由時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助理袁濟向黨委書記、校長提出了創辦“杉達大學”的請示,得到當時兩位校領導的一致贊同, 並同時任校長、校長以及有關學校領導和院處領導直接支持創辦杉達大學的各項事宜。“杉達”作為“三大”的諧音,喻示學校猶如高等教育叢林中的一棵杉樹,成才快,自防腐,剛直挺拔,茂盛發達。
學校發展規劃研討會(從右二起:李儲文、楊槱、古勝祥、袁濟)

1992年8月,學校經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籌辦,校名為“杉達大學”,並於當年秋季面向全國招生。

1992年9月,著名造船專家、中國船舶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創始人、船舶技術經濟論證的開拓者、船舶帆船史的奠基人,資深院士,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教授院士出任杉達大學首任校長。
1992年12月,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都把杉達大學的創辦,列為1992年“上海改革開放十大新聞”之一;新民晚報報導:“杉達大學從籌辦到批籌僅45天,在新中國高教史上創下了辦學之最”;之後聯合時報、勞動報、組織人事信息報等報刊相繼追蹤報導杉達大學開辦情況;港台地區和美、日、德等國報刊也紛紛做了讚許報導。海內外輿論的關注,市政府領導的支持(從籌備到批准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給了杉達人探索辦學新路的勇氣和信心。
1993年1月,擔任杉達大學董事長,實踐著他的教育理想與信念:“從上到下,從官到民都重視教育,中國的文明昌盛是指日可待的。”在杉達建校初期,為學校募集辦學資金,先後得到香港企業家、先生的無償資助,資金達7000餘萬元,為學校的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之後的二十年間,學校在以李儲文為董事長的董事會領導下,始終堅持非營利性、公益性的辦學原則,將提高教學質量、依法規範辦學放在首位,在上海乃至全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董事長李儲文教授與校長謝希德院士

1994年2月,學校經批准正式建校。
1997年12月,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科和表面物理學科開創者和奠基人,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外籍院士,上海市政協主席,原校長院士就任杉達大學第二任校長。
2000年4月,中國著名動力機械工程專家、、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原副校長院士就任杉達大學第三任校長。
2002年3月,學校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定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名為上海杉達學院。至此,上海市第一所本科民辦高校正式批准設立。
杉達學院建校10周年慶典暨“謝希德堂”落成儀式

2002年9月,開創滬上民辦大學之先河的杉達學院,喜迎建校10周年校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黃菊發來賀信;國家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全國人大教科文委員會主任朱開軒、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以及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副市長周慕堯等分別題詞或致信祝賀。市委常委、副市長周禹鵬,市政協副主席劉恆椽等領導出席了校慶活動。 10年來,杉達學院為上海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了4000多名合格的畢業生,成為在校生規模近5000人的上海第一所招收本科生的民辦院校。在校慶活動現場,還舉行以我國已故著名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原復旦大學校長、杉達大學校長院士名字命名的“謝希德堂”落成儀式。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來校視察

2005年8月,經上海市學位委員會批准,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0年6月5日,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來校視察。
2011年3月,上海市副市長在市政府會議中心主持召開專題協調會,聽取了上海杉達學院國際醫學技術學院辦學規劃的匯報。會後,上海杉達學院校長袁濟代表學校與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簽訂了關於建立教育教學合作夥伴關係協定書。在上海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與支持下,上海杉達學院創辦國際醫學技術學院旨在滿足上海及長三角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高職與本科“立交橋”。
2009年5月,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副市長翁鐵慧來校調研

2012年4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將杉達學院確定為“上海市民辦高校示範校創建校”,給予重點支持,明確學校堅持教育公益性。
2012年9月,上海杉達學院迎來二十周年校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雲耕,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為校慶發來賀信、賀辭。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出席慶典大會並講話,副市長沈曉明、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等出席。
2013年7月,在教育部的組織推動下,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發起的中國套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正式成立,作為聯盟發起者之一,上海杉達學院成為聯盟首批成員單位。
杉達學院建校20周年慶典大會

2013年11月,上海杉達學院等26所民辦高校發起成立“全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上海杉達學院成為聯盟首批成員單位。
2014年1月,上海杉達學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014年5月,學校與哈爾濱工程大學共同簽署了《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協定》。
2014年6月,非營利民辦高校示範校建設工作正式啟動。開展非營利民辦高校示範校建設工作,是為落實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及《上海市高等教育十二五改革發展規劃》有關“對民辦高校實行分類管理”、“促進民辦教育規範特色發展,支持若干示範性民辦高等學校建設”精神,加快推進“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試點。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反饋會

2014年9月,學校獲批為上海市實施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首批試點高校。完善現代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是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確立的一項戰略任務。
2015年5月,上海杉達學院榮膺“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 。
2016年6月,學校入選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試點院校。
2016年11月,學校列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教育之弦”卓越創新聯盟成員。
杉達學院榮膺“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

2017年4月,學校再次獲得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的“上海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這也是學校連續第7次(即連續14年)獲得該項殊榮。
2017年5月,學校列入上海市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自2017年起開展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建設周期3年(“護理學”、“金融學”進入上海市教委專業學位碩士點建設計畫);同月,入選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畫(百千萬工程)”首批試點院校。
2017年9月,學校被授予“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據悉,全國獲此榮譽的企事業單位共有100家,上海杉達學院是上海獲評的4家中唯一的教育系統單位。
美麗杉達,幸福師生

2018年6月,“服務數據中國,產教一體育人,培養高素質複合套用技術人才”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首批入選項目。
2018年11月,《“見信如晤”潤無聲,催送校園百花艷》案例受到表彰,入選2018年高校宣傳工作創新案例推廣展示活動“展示案例”。學校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宣傳工作研究分會首批理事單位。
2019年1月,學校接受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中期檢查。
校舍變遷
1992-1994年,最早的辦學點借在長壽路625號內 (長壽校區)。

1993-1994年,在上海冶金職工大學內借校舍辦學(寶山校區)。
1994-1995年,在上海市江南進修學院內借校舍辦學(江南校區)。
1994-2002年,在浦東新區建立校舍,圓了師生的校園夢(金橋校區)。
2001年至今,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海路建立金海校區(金海路2727號)【校本部】。
校史展覽館

2002年至今,在浙江省嘉善縣建立嘉善校區,成立上海杉達學院嘉善光彪學院(嘉善縣人民大道505號)。
2007年至今,與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辦學,成立上海杉達學院滬東工學院(金橋路545號)。
2009年至今,與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shangtex)校企合作辦學,成立上海杉達學院時尚學院(長壽路652號)。
關懷支持
![]() | ![]() |
1997年8月,在上海杉達大學董事長李儲文教授引薦下,名譽校長曹光彪先生及其子女在中南海受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接見,高度讚揚其愛國愛港精神。 | 1998年2月27日,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黃菊接見名譽校長曹光彪先生、董事長李儲文教授、校長謝希德院士、常務副校長袁濟一行。 |
![]() | ![]() |
1993年6月19日,時任國家教委主任朱開軒來校視察,要求學校在上海乃至全國民辦高校中帶好頭,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辦出特色,並同意我校政治課改革試點。時任校長楊槱院士、常務副校長袁濟教授陪同視察。 | 1993年10月8日,國家教委高等學校設定委員會委派王學珍(原北京大學黨委書記)、葉春生(原江蘇省教委副主任)、龐文弟(原北京市高教局局長)、黃海春(國家教委計畫司綜合處)等4人考察學校辦學情況。 |
![]() | ![]() |
1995年3月30日,時任上海市市長徐匡迪接見我校名譽校長古勝祥先生、董事長李儲文教授一行。 | 1999年11月5日,時任教育部部長陳至立來校視察,對學校辦學思想表示贊同,“像這樣不靠國家一分錢,教師都是原來高校教本科和研究生的,保證了教育質量,目前這樣的學校不多。”對學校選拔優秀畢業生到北大、清華和復旦大學插讀本科,培養青年教師的做法給予肯定,“這個形式很好,這是一座立交橋,民辦高校要有自己的師資隊伍,專職和兼職相結合‘’。 |
![]() | ![]() |
2000年12月28日,時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鐵迪、上海市副市長周禹鵬等來校視察。 | 2001年1月11日,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龔學平、副市長周慕堯、趙啟正、周禹鵬等市領導出席我校等4所高校浦東新區新校區奠基儀式。 |
![]() | ![]() |
2002年09月28日,開創滬上民辦大學之先河的杉達學院喜迎建校10周年校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黃菊發來賀信;國家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全國人大教科文委員會主任朱開軒、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以及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副市長周慕堯等分別題詞或致信祝賀。市委常委、副市長周禹鵬,市政協副主席劉恆椽等領導出席了校慶活動。 在校慶活動現場,還舉行以我國已故著名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原復旦大學校長、杉達學院校長謝希德名字命名的“謝希德堂”落成儀式。 | 2004年2月26日,時任上海市市長韓正、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副市長嚴雋琪、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等市委、市政府領導來校視察。韓正市長對我校作為一所民辦本科院校的辦學情況和特色非常關注,對我校注重學生的基礎課教學,加強英語、計算機套用能力培養的做法表示贊同,“這很好,這條路要走下去”。 |
![]() | ![]() |
2009年5月26日,時任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副市長翁鐵慧來校視察,並兩次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學校教師編制、創辦國際醫學技術學院等事宜。 | 2010年6月5日, 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來校視察。時任校長袁濟陪同視察。 |
![]() | ![]() |
2012年9月2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時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雲耕,時任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向上海杉達學院建校20周年發來賀信、賀辭。嚴雋琪副委員長視察學校時說,“我是老交大人,對杉達情有獨鐘,杉達出身高貴,立志高尚,辦學高效。” | 2012年9月28日,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出席上海杉達學院建校20周年慶典大會並講話,“杉達學院以它非常有特色的辦學理念、辦學機制以及辦學成果提供了很多可為上海高等教育借鑑的經驗,杉達的發展在上海乃至全國的民辦教育領域有著示範意義,我們上海高等教育既為復旦交大感到驕傲,也為擁有杉達這樣的民辦高校而感到驕傲!”。 |
![]() | ![]() |
2012年9月28日,上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主要領導以及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出席建校20周年慶典大會。 | 2013年12月24日,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一行來我校調研並指導工作,實地考察了我校國際醫學技術學院護理實訓中心、圖書館、倪軍-章魯信息科學工作室、國際文化體驗中心等。翁鐵慧充分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成果和特色,認為學校定位清晰,真正是市場需求導向;辦學思路明確,做到了按教育規律辦學。 |
![]() | ![]() |
2015年12月22日,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石新明蒞臨杉達學院調研指導共青團工作,石新明充分肯定了我校共青團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希望繼續做好套用型人才素質拓展工程,抓住第二課堂建設,充分發揮共青團在民辦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先鋒作用。 | 2017年9月28日,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主委趙雯出席建校25周年慶祝大會,並同學校舉辦者袁濟教授、強連慶教授為校史館開館剪彩。 |
![]() | ![]() |
2017年9月28日,上海市政協、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等領導,及市政協、高教局等老領導出席建校25周年慶祝大會。 | 2017年9月28日,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在建校25周年慶祝大會上講話 ,“希望學校繼續做好上海民辦教育發展的排頭兵,成為上海地方高校的新典範,上海市教委將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學校的發展,幫助學校整合發展資源,凝聚辦學合力,激發辦學活力,並為學校贏得發展機遇提供政策和資金的扶持”。 |
![]() | ![]() |
201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二局赴上海杉達學院開展黨建工作調研。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上海市健全完善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的有關情況。陪同調研的有上海市委組織部、市教衛工作黨委組乾處、民辦高校黨工委領導。 | 根據市委統一部署和要求,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當新時代排頭兵、先行者”為主題的大調研活動,2018年4月19日,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為祿一行來到上海杉達學院進行調研。校長李進帶領校黨政領導、相關部處負責人陪同進行實地走訪,並參加了個別訪談和集中座談。 |
![]() | ![]() |
2018年5月3日,浙江省副省長成岳沖一行赴杉達學院嘉善光彪學院調研。成岳沖副省長在實地走訪後認為,學校近年來在職業教育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他對學校公益性的辦學理念和學校對套用型教育的探索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他指出,學校將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構建成了完整的體系,並真正將學生培養成了行業里的高端人才,這樣的培養模式在當前國內套用型教育中比較少見。 | 2018年6月1日,杉達學院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舉行。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教授受邀來校作題為《學“兩會”精神,促開放發展》的輔導報告。 |
![]() | ![]() |
2019年4月2日,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陸靖帶領市教委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來到上海杉達學院調研,實地走訪了實驗教學場所,並召開調研座談會。 | 2018年12月18日,團上海市委黨組成員、副書記戴冰,團上海市委學校工作部黨支部書記、部長徐速,副部長任浡、韓晗等一行對我校共青團工作情況進行調研。 |
![]() 以誠信對待社會,以嚴謹的教育管理取信於社會,以較高的教育質量回報社會。 | |
參考資料:: |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2018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700餘人,其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44.5%,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88.21%。學校師資力量不斷提升,其中有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總統教師獎、上海市政府海外科學家傑出貢獻白玉蘭金獎獲得者,,上海市領軍人才,,海外名師,教學名師,行業專家等人士組成教學團隊。
社會團體任職 / 所獲榮譽 | 姓名 | 所在學院 |
上海杉達學院首席教授 | 倪軍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國家級院校育才獎“金獎” | 徐子聞 | |
2018上海市“為人、為師、為學”先進典型展播人物,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獎,全國高校青年教師三等獎,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負責人,第五批市屬高校套用型試點專業負責人 | 陳瑛 | |
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 袁樹民、 | 勝祥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
國家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 張祥 | 上海現代服務外包學院 |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原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趙效定 | |
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儲文教育教學特別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軍隊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國康復醫學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護理分委會副主任委員 | 徐燕 | 國際醫學技術學院 |
上海市特級校長、儲文教育教學貢獻獎(提名獎)、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國家教師獎勵基金一等獎 | 馮震 | |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康復理療分會理事長、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康復專家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 | 陳文華 | |
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主任、台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理事長、台灣學校衛生學會理事長 | 胡益進 | |
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資深教授、第七任主任,澳門科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客座教授,美國衛生教育學會國際衛生教育電子期刊審查員 | 陳政友 | |
creighton大學作業治療系教授、系主任,美國職業治療協會會員,世界職業治療師聯合會會員 | keli mu | |
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大學溫博格護理學院院長,麻薩諸塞州醫藥和健康科學大學終身教授 | 詹琳 | |
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大學溫博格護理學院教學副院長 | shirleatha lee | |
世界健康基金會(project hope)上海代表處項目總監,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杉達學院國際醫學技術學院首任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顧問,美國重症護理學會會員 | 徐麗華 | |
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上海市高級職稱晉升評審專家、上海市護理學會理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護理教研室主任 | 趙愛平 | |
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審核評估專家、上海市醫學會病理專科委員會顧問 | 姜敘誠 |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護理科學發展規劃部主任兼兒科護理教研室主任,中華護理學會理事、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樓建華 | |
國家教育部、上海衛生健康委員會專家庫成員,中國健康促進會老年護理與培訓學會副主任,上海市護理學會理事、思研會副主任等職 | ||
上海杉達學院首席教授 教育部國小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教育碩士國小教育方向專家工作組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資源建設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國小教師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成人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 | 惠中 | 國際教育學院 |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博士點帶頭人、中國語言學會理事、華東修辭學會副會長、上海語文學會副會長 | ||
國家級高校教學名師,教育部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酒店管理專業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國家級旅遊飯店星評員,世界金鑰匙酒店聯盟特聘培訓顧問,上海市旅遊職業教育集團常務理事 | 朱承強 |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
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全國套用型技術大學聯盟酒店管理專業協作會副秘書長 | 唐秀麗 | |
荷蘭國際管家學院培訓師 | 戈登·曼羅 | |
萬豪國際集團亞洲太平洋地區人力資源總監 | 顏潔雯 | |
復旦大學旅遊學科創始人、上海市旅遊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夏林根 | |
上海倫理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上海市馬克思主義學會理事、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 | 邵龍寶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提名獎)、上海市模範教師、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最美思政教師”稱號、上海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師德標兵 | 游昀之 | |
教育部學位中心通訊評議專家、上海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套用語言學碩士授予點學科帶頭人 | 程星華 | 外語學院 |
教育部日語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日本研究會常務理事等。新中國第一批訪日交流的學者之一 | 蘇德昌 | |
全國黨校系統先進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紅旗手 | 何企韻 | |
上海市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帶頭人、上海紡織學會、上海服飾學會副理事長 | 周旭東 | 時尚學院 |
中國教育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老教授學會編審委員會副會長 | 陳亦冰 | 傳媒學院 |
上海教育電視台黨委書記兼副台長、上海教育報刊總社黨委書記 | 張伯安 | |
法國私法研究所所長、歐盟《智慧財產權法要覽》編委會主編 | jean-pierre clavier | 勝祥商學院 |
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師德標兵 | 牛淑珍 | |
............. | ............. | ............. |
院系設定
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18個二級學院,設有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教育學等8個學科門類,38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學校圍繞行業資格框架,建立與大中型企業合作成立二級學院、與企業合作開展教學培訓與畢業設計、與企業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等模式,形成“主體多元、模式靈活、相互作用、社會滿意”的產學合作教育格局。
二級學院 | 系部 | 本科專業 | 專科專業 |
勝祥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 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美合作) |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中本貫通:國際經濟與貿易(食品進出口) | |||
法學系 | 法學 | ||
金融系 | 金融學 | ||
金融學(cfa方向) | |||
會計系 | 會計學、財務管理、財務管理(cima方向) | ||
市場行銷系 | 市場行銷學 | ||
國際商務與商法研究中心 | -------------- | -------------- | |
國際發展合作戰略與法律研究中心 | |||
低碳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 |||
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 | |||
勝祥商學院自貿區綜合實踐平台 | |||
管理學院 | 工程管理系 | 工程管理 | -------------- |
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 |||
勞動與社會保障系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
行政管理系 | 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 ||
食品質量與安全系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
食品安全技術研究室 | -------------- |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本貫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it) | -------------- |
信息與電子商務系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信息系統套用方向)、軟體工程 | ||
電子商務(運營方向)、電子商務(商務數據分析方向) | |||
華為ict(信息與網路技術)學院 | -------------- | ||
華欽學院 | -------------- | ||
中科曙光大數據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工程方向) | ||
杉達-ibm聯合大數據實驗中心 | -------------- | ||
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研究中心 | -------------- | ||
外語學院 | 英語系 | 英語 | -------------- |
日語系 | 日語、翻譯(日語翻譯方向) | ||
朝鮮語系 | 朝鮮語 | ||
西班牙語系 | 西班牙語 | ||
俄語系 | 俄語、翻譯(俄語翻譯方向) | ||
阿拉伯語系(籌) | -------------- | ||
村上春樹研究所 | |||
日本文化研究所 | |||
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 | |||
公共外語部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 | 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產品設計(數字設計方向)、環境設計 | -------------- |
國際醫學技術學院 | 護理系 | 護理學 辦學特色:設有仁濟定向班(與仁濟醫院聯合培養),兒科定向班(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兒童醫院聯合培養),瑞金定向班(與瑞金醫院聯合培養),九院定向班(與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聯合培養) | -------------- |
高本貫通:護理學 專科方向培養班(血液透析、圍手術期、急危重症、母嬰等專科護理方向) | |||
衛生教育系 | 衛生教育學(與台灣師範大學、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聯合培養) 【中國大陸唯一的衛生教育學專業,獲批教育部目錄外新專業】 | ||
康復治療系 | 康復治療學 (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法國宜世高等精神運動與康復學院、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聯合培養) | ||
老齡健康研究及發展中心 | -------------- | ||
護理人才培養研究中心 | |||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師培訓基地 | |||
上海市學校衛生工作研訓基地/上海市學校衛生保健人員規範化培訓基地 | |||
上海市民辦教師專業發展中心護理專業分中心 | |||
杉達-仁濟綜合護理實訓中心 | |||
杉達-仁濟危重症護理實訓室 | |||
杉達-市一康復治療臨床實訓教學中心 | |||
杉達-兒中心綜合兒科基本技能實訓合作中心 | |||
上海現代服務外包學院 (與上海現代服務發展研究基金會合作共建) | -------------- | -------------- | -------------- |
嘉善光彪學院 | (校基礎部) | 【大一新生校區】 | -------------- |
滬東工學院 (與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 -------------- | -------------- | 物流管理、船舶工程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中高職貫通:機電一體化技術、智慧型控制技術、貨櫃運輸管理 |
時尚學院 (與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合作共建) | -------------- | 市場行銷(快時尚行銷方向) |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
時尚傳播 | |||
傳媒學院 (與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作共建) | -------------- | 新聞學、新聞學(傳媒經營方向) 網路與新媒體 | -------------- |
池田大作教育思想研究中心 | -------------- | ||
旅遊管理系 | 旅遊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 | ||
酒店管理系(上海杉達學院萬豪酒店管理學院) | 酒店管理、高級管家(與荷蘭國際管家學院聯合培養) 【全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科排名第12位】 | -------------- | |
教育學院 | 教育系 | 國小教育、漢語國際教育、學前教育 | -------------- |
機械電子工程系 | -------------- | 機械電子工程 | -------------- |
創新與創業學院(與上海紡織時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 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開發中心 | --------------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海杉達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所(上海杉達學院儒學研究所) | -------------- | -------------- |
上海杉達學院嘉善職業技術學院 | -------------- | -------------- | -------------- |
無國界航空學院(與江蘇無國界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 -------------- | -------------- | -------------- |
繼續教育學院 | 成人高等學歷教育 | 康復治療學、服裝與服飾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日語、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機電一體化技術、物流管理專業、智慧型控制技術 |
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上海學習中心 | 護理學、藥學 | -------------- | |
參考資料: |
學科建設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國家級精品課程、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擁有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9項、上海市屬高校套用型本科試點專業7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3項、上海市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10項、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上海民辦高校教學高地建設項目8項、上海市精品課程7門、上海市重點課程158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12門、國家級和上海市級雙創訓練項目78項等內涵建設項目。
上海杉達學院嘉善光彪學院望月樓(嘉善校區)

教改項目 | |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際經濟與貿易》; 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產教深度融合,為數據中國培養高素質一流工程技術人才”; 上海市教委專業學位碩士點建設計畫:“護理”、“套用經濟學(金融)”; 上海市屬高校套用型本科試點專業:“護理學”、“衛生教育”、“康復治療學”、“金融學”、“酒店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際經濟與貿易”; 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金融學》;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人學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旅遊虛擬實訓室”; 上海市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名師工作室模式下康復治療專業教學改革探索》、《兒科護理人才校-院聯合培養模式研究》、《以能力為本的程式設計課程群建設》、《網際網路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構建‘融合-交叉-開放’的套用型本科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專本科一貫制護理學職業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民辦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和實踐》《普通高校英語本科跨學科合作培養模式研究》、《電子商務“產學研”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等10項; 校級重點學科建設:第一批校級重點學科建設:護理學、計算機套用技術(數據工程)、金融學;第二批校級重點學科建設:翻譯學(日語)、設計學、旅遊管理; 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項目立項:重點培育校; | |
精品課程 | |
國家級精品課程:《色彩》;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新世紀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 上海市精品課程:《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景觀設計》、《現代酒店管理概論》、《包裝設計》、《大學生職業生涯導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成本會計》; 上海市重點課程:《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財政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總量經濟學》、《證券投資學》、《管理信息系統》、《模型設計與製作》、《包裝設計》、《西班牙語口譯》、《會計實務》、《居住建築室內設計》、《國際經濟學》、《旅遊服務質量管理》、《資料庫原理及技術》、《銷售管理》、《老年護理學》、《健康評估》等158門重點課程; 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工商導論》、《國際結算》、《財務會計》、《總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財務管理》、《跨文化商務溝通》、《金融風險管理》、《市場行銷學》、《國際金融》、《保險學》、《經濟學》; 上海市德育實踐研究課題:《基於易班平台的“青馬工程”模式創新研究——以上海杉達學院為例》、《大學生情緒管理中的“正向建構”研究》、《上海高校校園文化宣傳內容與渠道的有效性研》、《上海民辦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及最佳化策略--以德育生活化理論為視角》; | |
產學合作 | |
“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上海杉達學院勝祥商學院與上海雙創產業園共建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新工科理念下的java課程群改革研究”、“在大數據背景下探索《資料庫原理及技術》的課程改革”、“信息安全私有雲實驗室”等19項; 首批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基地; 上海市外國留學生實踐基地:校企合作企業上海國際時尚中心; |
教材建設
十二五期間,學校立項出版61本教材,其中有5本教材獲得上海市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2017年學校新增立項建設14本教材。
教學成果
年份 | 成果名稱 | 主要完成人 | 獲獎等級 | 主要完成單位 |
2018年 | 康復治療學專業“2 1 1”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陳文華、余 波 | 中國康復醫學會教學成果二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 |
2017年 | “五式一體”套用型護理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 | 徐燕、陸瑋新、楊艷、趙愛平、王志紅 | 上海市二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
產教融合導向的電子商務“223”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朱志強、虞佳、劉敏、陳楠生、陸興榮 | 上海市二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上海商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特思爾大宇宙商務諮詢有限公司 | |
因材施教,錯位發展,套用型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 牛淑珍、潘彥、鄒富、梁輝、俞毓 | 上海市二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rfp學會中國中心、中民未來控股集團 | |
2013年 | 校企合作套用型軟體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徐子聞、陳楠生、朱琳玲、楊 平、包蕾 | 上海市一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 |
2009年 | 中美合作辦學培養國際商務人才 | 賈巧萍、鐘銘東、竺蕊、陳仙麗、卜希穎、蔣君仙 | 上海市三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 |
具有“杉達”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謝葆瓏、魏雲巍、蘇朝暉、王珏、曾梅 | 上海市三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 | |
依託上海it企業集團優勢,創建計算機專業特色 | 黃建文、陳楠生、徐子聞、邱雋 | 上海市三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 | |
2005年 | 誠信辦學,質量優先,民辦高校人才培養和辦學規模的探索和實踐 | 袁濟、黃彭齡、陳建新、黃次棟、黃建文 | 上海市二等獎 | 上海杉達學院 |
參考資料: |
對外交流
1、國際合作院校與項目不斷拓展。1996年至2017年,上海杉達學院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瑞士、芬蘭、荷蘭、德國、保加利亞、波蘭、奧地利等23個國家和台灣、澳門、香港地區的83所學校簽署了校際合作交流協定,其中與近50所學校開展校際交流項目。
“中荷合作國際管家課程”

2、國際合作與交流水平穩步提高。2017年,分別接待來自13個國家和台灣地區的來訪團組44批次;教師赴海外調研考察、參加課程培訓和學術會議71人次;學生赴國外境外學習和交流163人,68名學生獲海外學習實習項目獎學金50萬元,學校配套40萬元。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美合作)2017屆學生獲授瑞德經濟學碩士14人;第二期“中荷合作國際管家課程”開班,30名2015級酒店管理(高級管家方向)專業學生接受三周集中授課。藝術與設計學院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合作舉辦第二屆“國際創意設計營”;時尚學院與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合作舉辦“國際時尚前沿趨勢”課程訓練營;時尚學院師生前往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開展專業交流,服飾設計作品在當地國家博物館展出。學校招收長期留學生60人、短期留學生147人;來自芬蘭中央套用科技大學和塞納套用科技大學的5名學生取得雙學位;來自俄羅斯海參崴國立遠東聯邦大學的留學生完成漢語研修班學習;獲得市政府留學生獎學金20萬元。聘用外教52人,其中專職語言外教47人,瑞德大學專業外教3人。勝祥商學院舉辦“把握商業發展趨勢,培養未來商業菁英”國際論壇;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舉辦“數據工程套用技術人才培養”國際研討會;國際醫學技術學院舉辦第二屆上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國際論壇;時尚學院舉辦國際時尚教育論壇。日語系邀請青年作家與學生座談,並連續3年舉辦高水平學術講座。
3.對外交流發展歷程。1998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學校成為具有聘請外國資格的單位。2002年經上海市教委批准,學校與美國新澤西州瑞德大學合作舉辦“”本科專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採用英文原版教材,由杉達學院和瑞德大學分別授予本科和,凡符合瑞德大學入取標準的學生還可繼續攻讀。2011年後,為鼓勵學生去海外學習,學校設立了學生海外學習實習。2012年起,該校每年有2位海外名師獲市教委批准,他們參與學院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培養青年教師,是師資隊伍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荷蘭套用科技大學交流項目

2014年12月,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在杉達學院成立分會,為學成歸國人員提供交流的平台。同年,學校也獲得了招收學生來校學習的資格。
2015年學校在民辦院校中率先拿到上海市留學生政府獎學金,學校目前已能開設全英語專業課程56門,雙語專業課程18門。學校建立了國際教育學院後,來學校學語言的學生也逐年增加。
2016年,校企合作企業上海國際時尚中心被授予上海市外國留學生實踐基地。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校級科研機構:
機構名稱 | 依託學院 | 機構負責人 |
護理人才培養研究中心 | 國際醫學技術學院 | 徐燕 |
國際商務與商法研究中心 | 勝祥商學院 | 韓曉鷹 |
食品安全技術研究室 | 管理學院 | 朱宗源 |
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研究中心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陳瑛 |
村上春樹研究中心 | 外語學院 | 施小煒 |
池田大作教育思想研究中心 | 傳媒學院 | 陳立新 |
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開發中心 | 創新與創業學院 | 高紅霞 |
上海杉達學院國際咨政研究中心 | 外語學院 | 施小煒 |
上海杉達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所(上海杉達學院儒學研究所) | 馬克思主義學院 公共教育學院 | 邵龍寶 吳秋耘 |
國際發展合作戰略與法律研究中心 | 勝祥商學院 | 曹俊金 |
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 | 勝祥商學院 | 牛淑珍 |
低碳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 勝祥商學院 | 王 蕾 |
參考資料: |
科研創新(培育)團隊:
級首批校科研創新團隊 | ||
機構名稱 | 依託學院 | 帶頭人 |
國際經貿制度創新研究團隊 | 勝祥商學院 | 曹俊金 |
軟組織貼扎技術科研創新團隊 | 國際醫學技術學院 | 餘波 |
語料庫臨床心理套用科研創新團隊 | 外語學院 | 馬韜 |
數據工程套用科研創新團隊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李雪菁 |
首批校科研創新培育團隊 | ||
財富管理科研創新團隊 | 勝祥商學院 | 牛淑珍 |
促進大學生體育健身行為科研創新團隊 | 公共教育學院 | 董寶林 |
參考資料: |
科研成果
上海市級科研成果獎(4個) | ||||
年份 | 獲獎名稱 | 獎項 | 部門 | 主要完成人 |
2018年 | “長三角民辦高校套用型教學內涵項目建設大賽”本科組 | 一等獎 | 國際醫學與技術學院護理系 | 徐燕、陸瑋新、萬文潔 |
二等獎 | 勝祥商學院 | 潘彥、曾嘯波、鄒富 | ||
2017年 | 護理本科生核心能力多元化培養及效果評價 | 特等獎 | 國際醫學與技術學院 | 徐燕 |
基於公共健康信息的數據挖掘及分析研究 | 一等獎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倪軍 | |
人臉識別技術的研究與實現 | 二等獎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劉在英 | |
基於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為目標的民辦高校體育課程“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 三等獎 | 公共教育學院 | 韓玉璋 | |
參考資料: |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上海杉達學院研究與發展》
上海杉達學院研究與發展

2008年至2018年,在第一、二、四、五次全國民辦高校學報“雙優”(優秀論文、優秀期刊)評比中,學刊榮膺“優秀期刊”;2013年在第三次全國民辦高校學報“雙優”評比中,首次獲評“十佳期刊”;2018年在第五次全國民辦高校學報“雙優”評比中,學刊榮膺全國民辦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
《上海杉達學院研究與發展》依規正常編輯出版8期,共刊出109篇文章,計64萬字。內容涉及教學研究、學科建設、黨建與學生工作、民辦高校發展等諸多領域。
館藏資源
曹光彪圖書館(金海校區)、校基礎部圖書館(嘉善校區)
上海杉達學院圖書館始建於1992年,設有金海校區和嘉善校區2個圖書館,總建築面積2.24萬平方米。館內藏書除學校購置外,還接受了、、、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及其他國內外友人捐贈的中外圖書。
曹光彪圖書館(金海校區)

在上海市政府、市教委的支持下,圖書館已成為上海高校網路圖書館首批31個成員之一。圖書館全館採用計算機管理,套用於采編、流通、期刊管理與公共查詢等方面。各閱覽室都備有網路接口,館內實現了無線上網,並開通了超星電子圖書移動閱讀和龍源期刊網移動閱讀。圖書館已於2003年9月批准加入上海市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網,列入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的行列。同時,還加入了上海市文獻聯合編目中心。
據2017年9月學校信息顯示,圖書館現有紙本文獻128萬餘冊;電子文獻140萬冊;中外文期刊800種;中外文報紙95種;中外文全文、文摘資料庫17個。
信息化建設
據2018年5月學校信息顯示,學校“課程中心”線上課程518門,其中上海高校優質線上課程建設項目3項,精品課程5門,雙語課程7門,重點課程79門。
杉達文脈
校徽


外圍線形為圓形,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意義的形態元素,是中國人崇尚和諧、美好的圖騰象徵。內圓以一派藍空間為指引,堅實而毫不掩飾地鐫刻著三角形“sd”和她的“1992”,將人工性缺失更引向自然、豐滿;外圓,白色天光照亮了“上海杉達學院”約定俗成的中文行書字型與詮釋國際性大學版式的新羅馬體中西合璧,清新而奪目;其實,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圓,圓實際上只是概念性圖形的“正無限多邊形”,最外層的邊圓條線,體現了綜合大學的多邊形,從三角形為起點,越向形狀、面積的無限“正多邊形”,正像我們帶著夢想同行播種希望:“美麗杉達,幸福師生。
敘事杉達
李儲文:一定要辦成一所完全徹底的公益性學校
口述:李儲文

李儲文(1918.1-2018.3),男,浙江寧波人。著名外交家、社會活動家,上海杉達學院主要創辦人、首任董事長。曾任上海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顧問,中國福利會副主席,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名譽院長,香港友好協進會顧問,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副主編等。
口述前記:
“李老的一生中,有著無數傳奇。他為黨和國家做過許多非常重要的貢獻,卻從來不談、從不張揚。而今,他安靜地走了。”
![]() | ||
與美國第14航空隊隊員、西南聯大學生在一起 | 在西南聯大學生服務處自建的房子前與美國第14航空隊員合影 | 與著名文學大師巴金及其子女合影 |
![]() | ![]() | ![]() |
與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黃華合影 | 與美國原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合影 | 與時任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市政府顧問汪道涵率團訪港 |
![]() | ![]() | |
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原行政長官董建華合影 | 與著名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合影 | 李儲文同志擔任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期間的工作留影 |
![]() | ![]() | ![]() |
與美國駐滬總領事交談 | 2002年,曾為香港回歸做出重要貢獻的李老在香港留影 | 與前來醫院探望的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社聯黨組書記燕爽同志親切交談 |
資料來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觀 |
李老是著名外交家、社會活動家,他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艱苦奮鬥了幾十年。早在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領導期間就滿腔熱情地引進了、、、等愛國企業家的無償資助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多年來惠及全國各大學、中國小和幼稚園。
時間:2012年8月16日
地點:華東醫院
文字摘錄:
我們國家從文革以後恢復高考,這段是廣大學子躡手慶慶的事情,但是,在恢復高考以後,也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因為1分,2分,3分之差落榜,於是念不成大學。鑒於這種情況,清華、北大、交大,這三所學校部分教授就想發起辦一個學校,私人辦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民辦。那時候,我們沒有地方,於是就在普陀區紡織工業學校,借了一個地方,就借人家的地方上課。請交大或者其他的大學剛剛退休下來的老師來做我們的老師、教授,但是我們要踐行中國優良傳統,就是尊師重教,所以我建議,把這些錢的大部分用來買麵包車,去接教授到學校來上課、送教授回家。這件事情,當時許多外校的教授很感動,他們說,我們在大學裡面,教了那么多年,大學從來沒有派車來接我們、送我們,所以這件事應該來說是做得比較好的。到了不久以後,紡織工業學校要提價,提到一個程度,我們沒有錢、沒有辦法,他們要趕我們走,甚至於把我們電腦都翻在地上。
董事長李儲文教授

那個時候,浦東金橋開發公司的,非常熱心,免費給我們50畝地。到了金橋以後,我記得第二屆學生畢業的時候,那時候還在等教育部的批准,承認我們學校是大專學校,就在我們舉行會議的時候,我的印象很深,就在那個時候教育部的批件剛剛到,我向大家宣布,你們在杉達拿到的學歷,是國家認可的、是國家批准的,大家也很開心。
金海校區

我們覺得在金橋這個地區,地方很小不夠學校發展,決定搬到金海曹路鎮這個地方。那時候因為我還是香港的新華分社的顧問,所以還常常到香港去,看看先生,他聽我講,現在地皮有了,但沒有錢造房子。他說,“好!我捐100萬美元”。這個房子造好了,我們又考慮,一個正規的大學要有多少面積,房子多少容積,那么我又跑到香港去,和先生講。所以後來,古先生和曹先生兩人捐的錢加起來大約有9000多萬,這就造就了我們現在的金海校區;我們又在嘉善地區開闢了一個校區,這樣就是金海校區加上嘉善校區,我們學校完全符合教育部的要求,學生人數也逐步增加,一步一步達到現在的規模。
上海杉達大學-美國瑞德大學第四屆雙學位畢業生

我們要做就是要堅持公益性。要辦,一定要辦成一個完全的、徹底的、公益性的學校。我們從開辦杉達大學之初,先是有一個意見,就是我們有兩個教學重點,一個是英語,一個是電腦。同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教育質量。我們的畢業生,社會、企業比較歡迎,所以我們的就業率是比較高的,到現在還是比較高的。從大專到本科,是一個飛躍,我們質量有比較進步、提高。到現在,我想說的就是,我們也不能自滿,因為我們所培養的是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適用知識的學生,還不能培養全面的文化、知識、外語各方面都達到較高水平的學生,我們還做不到。在這方面,我想還要補充一點,就是我們為了提高質量,還注重學校的國際化。我們聘請了不少外國老師,他們可以訓練學生開口、講英語。還有,我們和國外的大學聯合辦學。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我們和瑞德大學聯合辦學,我們學生去兩年美國,兩年在國內念、兩年在美國念,然後發聯合的文憑,這個對我們提高質量很有幫助的。
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是民族、國家發展的前提,我希望大家特別是老師,要努力奮鬥,把自己的學術水平能夠不斷的提高,老師把自己最好的學術,自己認為很有造詣的學術給學生,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希望他們知識面更寬,另外,專業知識更牢固、更深。這樣,在民辦高等教育中間,我們能夠樹立一面很好的旗幟。對祖國的現代化事業有所貢獻。希望我們學校進一步能夠提高學術水平,我們的老師能夠不斷提高自己,以至於將來可能在我們老師中間會出現大師級的學者。
校碑石

我借用孫中山的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辦一個高水平的、全面化的高等學校,我們還有距離,我們要繼續努力,我們離這樣一個目標還沒達到。所以同志,不管是老師、學生、專家,大家一起仍需努力!
李儲文:我要把我的晚年奉獻給教育事業

1993年,李儲文擔任杉達大學董事長,實踐著他的教育理想與信念:“從上到下,從官到民都重視教育,中國的文明昌盛是指日可待的。”建校初期,經他多方奔走,募得辦學資金數千萬元,為學校的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之後的二十年間,學校在以李儲文為董事長的董事會領導下,始終堅持非營利性、公益性的辦學原則,將提高教學質量、依法規範辦學放在首位,在上海乃至全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我要把我的晚年奉獻給教育事業
李儲文非常熱愛教育事業,憑藉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在杉達建校初期,為學校募集辦學資金,先後得到香港企業家古勝祥、曹光彪先生的無償資助,資金達7000餘萬元。在他的倡導下,學校董事會規定,學校對海、內外企業家資助的資產以及辦學積累的資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學校存續期間,所有資產由學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此舉確定了學校對於資產的永久使用支配權。李儲文在擔任學校董事長期間,不取任何報酬,以晚年奉獻教育事業為榮耀;學校以他的名義設立“儲文獎教金”,用於表彰獎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突出業績的教師。
在學校發展的任何時期都必須堅持非營利性辦學原則
金海校區

李儲文積極倡導教育的非營利性、公益性原則,建校初期就提出:“學校是同仁辦學,辦學是公益性事業,不以賺錢為目的,才能辦好。” 在一次董事會會議上,他指出:“公益性辦學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靠董事會、學校的管理層不懈的堅持;學校要有監督機制,對管理層的辦學行為要進行監督。”在董事會討論調整學費標準時,他要求:“對學生的收費宜低不宜高,給教職工的待遇宜高不宜低。”因此,多年來,學校的學費、住宿費標準是本市同類民辦高校收費最低的。非營利性辦學保證了資金完全持續地用於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職工待遇,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根據國家經濟建設需要辦出特色辦出質量
2011級新生開學典禮

李儲文任董事長以後,首先提出學校要有長遠的規劃和明確的目標,要根據國家經濟建設需要辦出特色辦出質量,在教學改革中要有新思想新突破:“我們加強英語和計算機教學,把這兩個重點抓住了,學校就能培養出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200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學校為本科層次的普通高校,在以李儲文為董事長的董事會領導下,深化教學改革,引進人才,加大教育投入,建立二級學院,提高教育質量,經過實踐探索,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套用型人才。
時刻關心師生的成長
李儲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影響著學生。在每一次開學典禮或畢業典禮上,他都簡短而深情地對學生們提出希望:“一定不要辜負黨和政府的支持、期望,努力成為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他鼓勵青年學生:“成為學有專長、文化道德素質高、受社會歡迎的人才;成為個人事業有成、全面發展、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2008年董事會上,李儲文又語重心長地說:“今年是建國60周年,要讓青年學生了解歷史,並伴隨國家的發展壯大不斷成長成熟起來。”當時雖已90歲高齡,李儲文仍時刻關注學校的發展、關心師生的利益,親自主持召開董事會、出席學生開學、畢業典禮、和老師們一起迎新聯歡。他還特別勉勵教師們,把自己最好的學術,自己認為很有造詣的學術給學生,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希望他們知識面更寬,專業知識更牢固、更深。這樣,在民辦高等教育中間,我們能夠樹立一面很好的旗幟,對祖國的現代化事業有所貢獻。希望我們學校能夠進一步提高學術水平,我們的老師能夠不斷提高自己,以至於將來可能在我們老師中間會出現大師級的學者。
耄耋之年的李老,仍心繫學校發展,不斷地學習。

李老百歲時,仍心繫學校發展,他強調,要堅持艱苦奮鬥的傳統,發揚勤儉辦學的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辦學成果,團結一致向前看,創造出新的更大的業績!
校訓
勤奮、求是、開拓、創新

勤奮:認認真真,努力乾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實工作。
求是:“求”追求、探究;“是”,真也。要有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科學 精神。
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校黨委書記 | |
校長 | |
副校長 | 、、、婁斌超 |
校黨委副書記 | 、王馥明、陳暐 |
參考資料: |
名譽校長
職務 | 姓名 | 捐助辦學 |
香港瑞興百貨公司主席 曾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榮譽會長、上海杉達學院副董事長 | 建校初期,率先進行公益性捐助辦學,後又捐助建造古勝祥教學樓、古勝祥科學樓、古李園等 | |
香港永新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港龍航空公司董事會名譽主席,上海市榮譽市民 | 從1996年起,先後進行公益性捐助建造曹光彪圖書館、光彪教學樓、辛耕園等。長子曹其鏞先生在嘉善校區建設中,捐助建造教師活動中心(又名望月樓) | |
參考資料: |
歷任校長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1992年—1997年 | 中國科學院院士,1992年~1997年擔任校長,現為名譽校長 | |||
1997年—2000年 | 中國科學院院士,1997年~2000年擔任校長,2000年3月4日去逝 | |||
2000年—2004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2004年擔任校長,現為名譽校長 | |||
袁濟 | 1992年—2004年 2004年—2011年 | 教授,1992年8月~2004年2月擔任常務副校長,2004年3月~2011年9月擔任校長 | ||
2011年—2019年 | 教授, 2011年9月~2019年2月擔任校長。2015年獲“學生喜愛的大學校長”殊榮。 | |||
參考資料: |
董事會
職務 | 姓名 |
舉辦者 | 李儲文、袁濟、強連慶、胡妙慧、陸懋榮、侯鼎康 |
第一任董事長 (任期:第一屆至第五屆三次董事會) | 李儲文,1918年1月出生。著名外交家、社會活動家,上海杉達學院主要創辦人、首任董事長。榮獲“上海民辦教育終身榮譽”稱號。曾任上海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顧問,中國福利會副主席,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名譽院長,香港友好協進會顧問,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副主編等。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一屆上海市政協委員,第二、三、四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人民網:李儲文同志於2018年3月22日18時55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100周歲。) |
第二任董事長 (任期:第五屆四次董事會至十三次董事會) | |
現任董事會(第六屆董事會) | |
董事長 | |
副董事長 | 、 |
董事(按姓氏筆畫排序) | 牛淑珍、古賢倫(常務)、(常務)、李慶(常務)、(常務)、楊惠中、、、陸懋榮、、袁濟(常務)、賈巧萍、(常務) |
榮譽董事 | 、侯鼎康、龔浩成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