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x

nsx:命名由來,車型演變,nsx 誕生,nsx-九游会j9

nsx是honda nsx的簡稱,由日本在1990年8月製造的一款跑車,採用引擎,代號new sportscar x,首批量產車型配置全鋁底盤和車身,在保持和鋼製車身同等強度下,自重卻減輕了200公斤。

「本田-邁凱倫」車隊,更是在當時橫掃f1戰場,車神senna也曾是旗下車手。除了供應邁凱倫引擎外,在空氣動力學、車身減重、衝壓成型·.等,均自 f1 習得寶貴經驗。綜合 prelude 的銷售、操控的刺激以及 f1 的經驗,決定打造出東洋史上第一超級跑車,向世人證明,超跑絕非歐洲人的專利。

基本介紹

  • 品牌:new sportscar x 
  • 生產廠商:本田
  • 引擎類型:vtec引擎
  • 代號:new sportscar x
命名由來,車型演變,nsx 誕生,nsx-r,外形,發展,發展歷程,引擎,繼任者,重生,生產日期,

命名由來

給於這部劃時代超跑的代號是「new sportscar x」,簡稱「nsx」。對它的寄望不僅止於與 ferrari 抗衡,要 nsx 成為 mr 跑車中的楷模。本田首度將 f1 造車理念與技術導入市售車,比起 f50、mclarenf1 還早了好幾年有餘!
senna與nsxsenna與nsx
nsx的操控性是備受爭議的地方。但nsx的實際戰鬥力卻是讓同時代的歐系跑車汗顏,藉助鋁合金輕量化車體nsx表現出十分突出,在彎道的表現更是爐火純青,nsx把的造車工藝發揮得淋漓盡致,每個部件都力求完美,正是的這種過分追求完美的執著,造就出了一輛傳奇跑車--nsx。
nsx同樣被指責缺乏個性,無法代表當時的跑車主流。其實nsx的最大問題就是它實在太容易駕駛,總是讓駕駛他的人變得自我、膨脹,因為他可以把nsx在彎道也開得很快。(ps:nsx的操控實力的確不錯,但是要想開得快還得要靠駕駛者對換擋時機的掌握,畢竟高轉na機的低速扭力一直都是很成問題的)正是這種“easy drive”的設定成為為人恥笑的把柄,然而誰也無法預計10年後的今天,就連,都同樣變得如此“easy drive”。因為很少有人願意踩著厚重的機械踏版,也不再願意因為打方向盤而大汗淋漓。 所以很多專業人士在多年以後評論nsx:“nsx當時的工藝和理念,超越了當時汽車工業至少十年。”

車型演變

nsx 誕生

代號為na1的一代nsx採取超級跑車標榜的中置引擎型式,達成了近乎50:50的完美重量分配比例。搭載一具3.0升 dohc 24v引擎,透過本田獨創性的vte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最大輸出馬力270hp,匹配一具5速手動變速箱,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小於6秒。然而nsx的優勢在於輕量化車身匹配前後鋁製雙叉骨式懸掛結構懸掛系統,也足以向法拉利,保時捷等名流發起強有力的衝擊。當然車廠在成本與技術雙方面的傾注,注定nsx的售價不菲。甚至特意組成了一個專門的技術團隊在位於日本tochigi(栃木)的專屬工廠生產nsx車型。在這一年,nsx每天最多可生產25輛,每輛nsx售價均在65000美元。這是日本汽車工業史上售價最高的車型。

nsx-r

1992年
進一步減輕120公斤,更硬的懸掛調教,定製的recaro 賽車桶型座椅,定製的momo 賽車方向盤,限量生產至1995年
1993
手動版本配置電子式助力轉向,配置security安全保護系統,駕駛席側面安全氣囊
1994
對應16/17寸輪圈可選裝扁平比為45/50的輪胎
1995
dbw電子節氣門控制 f-matic半自動變速箱
1996
nsx-t誕生 首次使用4速自動變速箱
1997
nsx迎來首度改款車型,代號na2,原3.0l(c30a)引擎擴大缸徑升級為3.2升(c32b),最大馬力290匹,首次匹配6速手動變速器,手動版本配置不銹綱排氣管,手動變速箱配置dual-mass飛輪,以緩衝換擋時巨大的扭力衝擊,輕量化高剛性車體,前後剎車碟片增加到16英寸,因安全考慮,改變原挑燈設計,改配置hid頭燈,配置nav系統,bbs鑄造輕量化合金輪圈
1998
nsx type s誕生
自重減輕5公斤,更硬的懸掛設定,定製的recaro桶型賽車座椅,momo 真皮包裹方向盤,bbs鑄造輕量化合金輪圈
type-stype-s
1999
配置lev低排放引擎,改良的dbw電子節氣門控制,手動版本5,6檔之間新添,改良的自排系統,改良的,升級為孔式透氣運動座椅,標配hid頭燈
2000
日本政府公認的低排放量車型
2001
新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放大的輪胎及輪圈尺寸,固定頭燈,加固的懸掛
2002
nsx-r(na2)誕生
type-r na2type-r na2
2003款的nsx-r是自1992年推出的nsx-r最新版本,售價1195萬日元,仍舊是日本最貴的汽車。新款nsx-r對舊款車型作了全面的升級。首先基於nsx共享版本的3.2升 v6引擎馬力與扭力輸出均有上漲。而更硬的懸掛,更剛性的車身以及特殊的傾斜剛性平橫設定都極大提高了彎道的極限操控能力。與bbs開發合作的輕型鑄鋁輪轂採用“錦標賽白”噴繪。此外全鋁車身進一步輕量化,以達成更為優異的馬力重量比。
2005年
本田正式宣布nsx車型將在年底全系停產,新的替代車型仍在研發中。
tips:nsx的臨別禮物
專為日本super gt 打造的本田 nsx-r gt,在取得日本政府的認證後,將推出道路競技版本,由於全球限產五部,售價更高達日幣5000萬。以nsx-r為基礎的nsx-r gt,車身尺碼為4610x1900x1335毫米,與一般型的4430x1810x1335毫米相較,長度增加了180毫米,寬度增加90毫米,這所增加的部分是由特定的空氣動力套件所決定的,但是軸距、車身重量並沒有作任何改變。在機械動力上依然為3.2升v6雙凸輪軸引擎,馬力輸出依然為 280匹。
nsx-r gtnsx-r gt
不過許多消費者質疑此車並未如 r34 gt-r z tune作動力提升,且售價高漲四倍之多,認為本田的誠意不足。然本田日本原廠透露,這款車的定價之所以這么高,最主要是採用全球五輛限定,加上許多配件只專為這款車所開發,所以才會如此昂貴。這樣的說法是否能取悅nsx車迷也無所謂,因為從開始接受訂單,這五名幸運兒均已產生。
tips:打開“馬力限制”這道窗
關於馬力限制政策,通常都有這樣一種說法:為了減低高性能車種引發的交通意外,日本政府在1988年提出了280匹的馬力上限(兩輪機車被限制在40匹)。原計畫試行3年後可進一步商榷可行性,然該政策一直束縛至2004年。但同一時期,超過280匹馬力的進口車卻不受此限,日本汽車業界和媒體評論都認為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的限制。像、、、等日本車廠實際上由於要針對面向海外推出不受280匹馬力限制的車種進行雙重開發投入,不僅增加了開發成本,也降低了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外形

15年沒變的外形
15年,一路狂奔,nsx走到了高速的盡頭。現行銷售的車款已不能滿足歐美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官方發言人召開新聞發布會時如是說。也許並不只是因為環保法規的限制,擁有超強開發能力的車廠對於nsx卻是極為保守,在15年間,nsx都是那么的一幅樣子。沒錯的,從設計角度來看nsx,也未必會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但與同時期的跑車如911,f328等等早已實現了產品的更新換代;甚至曾經都把nsx作為假想敵的日系跑車也都實現了新的突破,唯獨懷抱nsx走下去,雖然過程中也有facelift小改,但是很微不足道。又或拿三年一小改,六年一大改的規則來衡量nsx的升級與改進,那么nsx便有些大逆不道。顯然nsx很傳奇,但是也許少了些誠意。
super gt(jgtc)中的nsxsuper gt(jgtc)中的nsx
我們預知了nsx的停產,也不停的在預測nsx的未來。moto gp上海站的時候,筆者與本田中國事業部的高層探討nsx的未來,儘管對於替代車款緘默三言,但信心十足的告訴我:本田不會停止生產跑車,否則這會成為一種遺憾。
90年代的日系超級跑車不可一世,日產skyline gtr,豐田supra,馬自達rx-7,三菱3000gt,各有傳奇,宿命也各不相同。現如今停產的停產,換代的換代,然而他們卻早已在全球熱血車迷的腦海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現在自然吸氣之王——nsx也將迫於銷售現狀及排放法規方面的原因而最終邁入停產的行列,從而標誌著這一代的日本大馬力後驅車退出歷史舞台。

發展

發展歷程

2005年7月,本田方面正式宣布外銷至歐洲的nsx型號率先停產,而nsx的大宗消費市場美國則保留了3個月的“纏綿期”。本田 nsx從1990年第一款型號的跑車問世至今總共銷售了18000輛,而美國市場獨占8739輛,因此nsx對於北美市場一直心存感激。慘澹的銷售狀況也許是nsx這15年中的唯一憾事。然而當我們提及nsx的時候,總是會“嘩”聲四起,或者說對於nsx我們總是心懷虔誠。也只能心懷虔誠,在國內nsx是難得一見的,深廣地區偶有一兩台,甚至在香港行政區她的保有量也不會超過60台,而這60台當中居多又深藏宮中純當飾物。vtec v6引擎撩人的“honda sound”勝似天籟之音,只是難得聽尋。
有人這么評價nsx的15年:輝煌來得快,去得也快。但無法消逝得是nsx曾經的盛極一時。只是行文前後都一直在想,nsx為什麼銷售會這么慘澹,甚至不敵名不經傳的斯巴魯svx。後者從1992-1997年間累計銷售達25000輛,事實上svx的知名度與性能指數都遠不及nsx。因為nsx代表的是本田,是本田的精神,那種淡然利益,向世人證明自己的精神!nsx再一次向世人表決了本田對於性能的專注與執著。
1990年本田挾持著80年代在f1五連冠的氣勢,一部本田精神的代表作nsx超級跑車誕生! 本田 nsx的出現為日本的造車工藝寫下世人肯定的歷史,他很傳奇但是也備受爭議。90款本田 nsx的出現當即引發兩極化的反應,有人說它根本就是模仿法拉利f328而缺乏個性。但是當年它卻擊退法拉利f328與保時捷911而獲得英國《topgear》雜誌的高度讚賞。標準的中置引擎,後輪驅動型式,3.0l vtec v6高科技引擎,日本首款全鋁合金車體及懸掛等等,本田 nsx用實際行動證明它的確有它不可一世的地方。
此後法拉利f328後續車款f355迫於nsx的壓力也實施了動力提升舉措.而日本其它車廠的頂級跑車則都以本田nsx為假想敵,如三菱 3000gt(gto),豐田supra,日產300zx,skyline gt-r與馬自達 rx-7等,都是衝著nsx而來。nsx對於日系跑車製造有著極大的鞭策作用。

引擎

nsx採用採用vtec可變氣門正時雙凸輪軸引擎 ,不僅可以改變氣門揚程,更對排氣閥門也同樣作不同凸輪軸角度的切換,如此一來使新鮮空氣與油氣的混合氣體可以更有效的替換.也因此動力輸出比起sohc的vtec來得更為強勁。然而,nsx新的c32b的容積效率(90匹/升)並不是本田最尖端的,如s2000(ap1日版)的f20c可突破125匹/升的上限,但這樣的表現讓同樣愛玩自然吸氣引擎的寶馬倍受壓力。 大排氣量在處理空氣流體力學趨於複雜,機械精緻度上的要求越高,使得大排氣量的引擎輸出功率低於較小排氣量引擎。引擎的運轉精緻度相當不錯,不過以vtec引擎的設計,倘若要快意駕駛需要將轉速拉得很高,此時“honda sound”便會成為那一時刻最動聽的音樂。
nsx所搭載的na引擎在啟動的瞬間,便讓性能車迷沉醉於”honda sound"中
本田nsx的內飾體現了日系車一貫的“user-friendly”的特色,加上本田工程師對使用者在車內對於視覺空間的要求有較寬敞的設計,因此nsx在超級跑車中算是較人性化的,視野清晰。座椅相當低,加上車身最低處只有13.5公分, 整個人坐進去算是像半躺在地方上的感覺.自擋的nsx雖然在性能上不像手擋那般的驚人,但配備現在流行的手自一體像f1賽車似地坐在方向盤後面的撥桿,用用手指頭就可以享受手擋車的樂趣了.

繼任者

2003年,honda在東京車展上曾展出過nsx的繼任者——hsc,但很可惜,因金融海嘯衝擊,hsc計畫被迫下馬。
hschsc
2010年,nsx在super gt賽場上正式謝幕,接替他的是hsv-010。有傳聞稱其為下一代nsx的雛形,更有流言稱下一代的nsx是s2000的繼承者。而在2012年9月,honda在北美車展上正式展出nsx concept才終結了這些流言。

重生

2012年,隨著《》的上映,影片所駕駛的跑車成為車迷議論的焦點,不僅僅因為其剛毅的造型,強大的性能,更因為那個acura的a字標誌,這些都令人直接想起其是否它就是下一代nsx。9月,在北美車展上,honda正式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這就是新一代的nsx
acura新一代超級nsx型繼承了nsx的名稱與運動基因,同時它將採用acura全新的系統,是一款結合客戶需求與技術進步而開發的下一代nsx超級跑車。象徵著超級跑車nsx繼任車型設計方向的nsx concept在北京車展的首度亮相,將為中國的發燒友們帶來極大的期待。nsx concept搭載了中置,配合acura獨創的sport hybrid sh-awd四驅系統,為駕駛者全力呈現acura品牌所倡導的“車隨意動,自由駕享”的產品理念。
對於新一代nsx未來的方向,曾經參與第一代nsx研發工作,現任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社長的表示:“製造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與時代同步。第一代nsx採用全鋁車身,開創了業界先河,引領了當時的潮流。
如今,環保將是這個時代超級跑車的新方向,新一代nsx將以作為動力源,並利用混合動力實現前所未有的駕駛樂趣。新一代nsx的量產車型將在未來三年內在美國推出,並儘快投放中國市場。”nsx是acura品牌的最高象徵,新一代nsx concept採用的全新sport hybrid sh-awd四驅系統代表了acura 品牌在先進技術中的新高度,以及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表達了acura傾力創造極致駕駛樂趣的新追求。

生產日期

如:進口食品生產日期:nsx/mfg:01. 1.2 2009
有效期hsd/exp:01 1.2 20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