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英文全稱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是由公司發起,由、等著名廠商聯合主推的一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距離無線通信
- 外文名: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簡稱:nfc
- 發起人:飛利浦公司
背景,技術,前景,原理,套用,模式,
背景
由多家公司、大學和用戶共同成立了泛歐聯盟,都在開發nfc的開放式架構,並推動其在手機中的套用。nfc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晶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這項技術最初只是和網路技術的簡單合併,現在已經演變成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發展態勢相當迅速。
與一樣,nfc信息也是通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傳遞,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首先,nfc是一種提供輕鬆、安全、迅速的通信的無線連線技術,其傳輸範圍比rfid小,rfid的傳輸範圍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但由於nfc採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相對於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頻寬高、能耗低等特點。其次,nfc與現有非接觸智慧卡技術兼容,目前已經成為得到越來越多主要廠商支持的正式標準。
技術
讓我們看看任何無線關聯模型的兩個基本要求:
a. 安全的連結
加密無線連結需要一個,而且在帶內通道必須是不可見的。連結通過手動pin(比如在藍牙中)或自動交換(比如在無線usb中)“實時”生成。建立連結密鑰後,便可啟用(基於3des和aes等)。
b. 設備身份驗證
即確保連結密鑰以預期的驗證設備而不是偽裝的被動/主動中間人生成。此設定的常規方法要求連線一根線纜,以便關聯和交換連結密鑰和/或要求用戶在兩台設備上輸入pin碼。將此方法與使用nfc來關聯和設定相比較,具有如下優點:無需瀏覽查閱選單或配置螢幕;只需將兩台設備彼此靠攏即可觸發相關軟體和用戶界面;建立此環境以後將自動交換相關數據。
用戶只需確認交易,而且只需查看相關的信息。此過程將減少設備關聯所需的步驟,並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戶互動操作。用戶無需增加任何開銷即可改善安全功能。而且可以加快連線過程,同時又保留了像完成/錯誤確認和錯誤修正等功能。用nfc可以使藍牙、無線usb和w-lan等的配對與設備關聯變得非常簡單、快捷和直觀,而且同時可以彌合移動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之間的缺口。
前景
nfc 具有成本低廉、方便和更富直觀性等特點,這讓它在某些領域顯得更具潛力——nfc通過一個晶片、一根天線和一些軟體的組合,能夠實現各種設備在幾厘米範圍內的通信,而費用僅為2~3歐元。據abi research 有關nfc有最新研究,nfc 市場可能發跡於移動手持設備。估計,到2005年以後,市場會出現採用nfc 晶片的智慧型手機和增強型手持設備。到2009年,這種手持設備將占一半以上的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至2011年全球基於行動電話的非接觸式支付額將超過360億美元。
原理
近距離無線通信
支持nfc的設備可以在主動或被動模式下交換數據。在被動模式下,啟動nfc通信的設備,也稱為nfc發起設備(主設備),在整個通信過程中提供射頻場(rf-field),如圖2所示。它可以選擇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種傳輸速度,將數據傳送到另一台設備。另一台設備稱為nfc目標設備(從設備),不必產生射頻場,而使用負載調製(load modulation)技術,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將數據傳回發起設備。此通信機制與基於iso14443a、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觸式智慧卡兼容,因此,nfc發起設備在被動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連線和初始化過程檢測非接觸式智慧卡或nfc目標設備,並與之建立聯繫。圖1為nfc主動通信模式:

套用
nfc設備可以用作非接觸式智慧卡、智慧卡的終端以及設備對設備的數據傳輸鏈路。其套用廣泛,nfc套用可以分為四個基本類型:
接觸、完成。諸如門禁管制或交通/活動檢票之類的套用,用戶只需將儲存有票證或門禁代碼的設備靠近即可。還可用於簡單的數據擷取套用,例如從海報上的讀取網址。
接觸、確認。移動付費之類的套用,用戶必須輸入密碼確認交易,或者僅接受交易。
接觸、連線。將兩台支持nfc的設備連結,即可進行點對點,例如下載音樂、交換圖像或同步處理通信錄等。
接觸、探索。nfc設備可能提供不止一種功能,消費者可以探索了解設備的功能,找出nfc設備潛在的功能與服務。
2015年1月,中國內地一家公司發布了一款電子皮膚溫度計,這款電子皮膚內置了nfc技術,用戶只需將其支持nfc技術的手機放近電子皮膚就能讀出溫度數據。
一卡通已聯合手機運營商推出空中發卡業務(簡稱空發卡)。簡單的說,市民只要用的是適配nfc手機,就可到門市更換一張具有一卡通功能的sim卡,那么,隨身攜帶的手機便可“變身”成一卡通,實現充值、消費、乘車等功能,市民出門不必再額外攜帶一卡通。
模式
nfc採用了雙向的識別和連線,nfc手機具有三種功能模式:nfc手機作為識讀設備()、nfc手機作為被讀設備(卡模擬)、nfc手機之間的套用。
1. nfc手機作為識讀設備
在該模式中,具備識讀功能的nfc手機從tag中採集數據,然後根據套用的要求進行處理。有些套用可以直接在本地完成,而有些套用則需要通過與網路互動才能完成。
基於該模型的典型套用:或車票、電影院門票售賣等,使用者只需攜帶儲存有票證或門控代碼的設備靠近讀取設備即可。它還能夠作為簡單的數據獲取套用,比如公車站站點信息、公園地圖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