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溫度

cpu溫度:溫度測量,cpu的降溫,-九游会j9

電腦在運行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溫度。cpu保證在溫升20到30度的範圍內一般是穩定的。

cpu溫度提高是由於cpu的發熱量大於散熱器的排熱量,一旦發熱量與散熱量趨於平衡,溫度就不再升高了。發熱量由cpu的功率決定,而功率又和電壓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溫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電壓。

當電腦因為cpu溫度過高,或硬體問題導致進不了系統,無法第三方軟體查看cpu的溫度時,我們還可以採用第2種方法,即:進入is里查看cpu溫度。

如果出現電腦當機進不了系統,或電腦系統藍屏怎么查看是不是內部電腦硬體溫度過高引起的呢?這個肯定就不能使用軟體查看了,不過我們可以進入電腦設定里的power裡面查看電腦硬體的健康情況和溫度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pu溫度
  • 決定因素:cpu功率
  • 廠商:intel、amd
  • 位置:cpu
溫度測量,cpu的降溫,

溫度測量

隨著電腦的更新換代,原來只有伺服器才能用的雙核,四核已經進入普通家庭用戶了,cpu數量從1核,2核,3核到8核,運行速度越來越快,cpu的溫度越來越高,電腦出現問題的時候也越來越多,cpu溫度多少正常,才不會導致出現電腦藍屏重新啟動呢?有些說是60,有些說是70,到底多高cpu溫度不會當機呢
cpu保證在溫升20到30度的範圍內一般是穩定的。也就是說,cpu的耐受溫度為60度,按夏天最高35度來計算,cpu溫度應該為55度,不能超過65度。當然按此類推,如果你的環境溫度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過50度。溫度當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頻到什麼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過環境溫度30度以上。 因為cpu長時間工作在高溫度下,容易縮短使用時間,而且可能導致直接掛掉。所以不要在bios里把cpu溫度調到65度,一般60度就可以了。
多數現存的程式從主機板上的super i/o晶片讀取溫度,電壓以及轉速信息,通過晶片生產廠家提供的公式進行轉換,然後顯示給用戶。所有人都承認通過這種途徑測量的電壓從來不是精準的。
cpu溫度cpu溫度
測量電壓可以用萬用表這樣簡單和直接的辦法,可是cpu溫度怎么辦?很多人想知道關於cpu溫度,他們主機板上的感測器有多精確。以我個人的經驗,我只能說“這些感測器很一般”。他們只能達到幫助判斷cpu是否過熱的程度。
廠家進行溫度監測的方式造成了這個精確性問題。有些主機板使用一個安置在cpu插座內部的測溫二極體。這個二極體要直接接觸cpu底部來達到測溫的目的 ---- 這也許是最不準確的測溫方式了。
好在這種拙劣的方式不再常用(實際上基本沒有了)。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現代p4/athlon64開始使用現代cpu內部安置的溫度二極體,這種方式相對精準得多了,可是仍然有一些因素干擾信息的精確讀取。
這些因素包括信號在到達super i/o晶片被採樣前必須通過的那些電路和部件。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感測器所處的位置。在一個cpu核心上有若干部位產生熱量,有些部位會比另一些部位產生更多的熱。如果我們把一個感測器安置在cpu核心一個並不產生大量熱的位置的話,這樣我們測到到的溫度會和把感測器安置在cpu核心最熱的部分完全不同。
技術革新
intel和amd雙雙意識到為止測溫問題解決的並不好,於是用到了一個新的方式。這個方式仍然包括熱敏二極體,但是熱敏二極體是一個模擬器件,所以讀數必須被轉換成數字數據。這個工作由adc(模數轉換器)來完成。
一個熱敏二極體加上一個模數轉換器就構成一個被稱為dts()的部件。理論上來說這個dts的工作方式十分簡單:一個cpu核心上的電路從熱敏二極體上採樣然後把數字數據輸出到cpu一個特定的暫存器中,從而任何程式都可以隨意讀取該數據。這種方式的長處就是所有工作都在cpu內部即時完成,和易於被干擾和衰弱的模擬信號相比,數位訊號傳輸的時候不會損失精確性。
這個系統另一個優點就是你可以在一塊晶片上集成若干個感測器。和都在cpu的每一個核心上集成了一個dts,這意味著你可以看到你每一個核心的溫度。例如當你在雙核cpu上運行程式並把該程式的相關性設定到某一個核心的時候,你會看到只有一個核心會升溫並且會升得非常之快。當然另一個核心溫度也會上升,畢竟兩個核心共處在一個矽片上,只是不會上升到全力工作的核心那么高罷了。
intel 和amd都使用dts來監測過熱並通過“throttling”或者完全關閉系統來保護cpu, 用何種方式由不同的極限溫度決定。
第一個官方宣布使用dts的是intel在core duo(yonah)系列,隨之延續到core 2 duo系列。amd官方宣布從rev. f opteron 開始支持dts。有趣的是通過一些測試,dts早在amd 64晶片就已經存在了。
intel指出他們的dts被安放在cpu核心最熱的部位。amd雖然沒說明他們把dts放在了哪裡,我可以肯定不是在最涼快的部分。
通過無數的測試,我發現對於intel cpu,dts報告的溫度顯得非常的合理。intel的白皮書指出他們的cpu在出廠之前dts都通過了嚴格的校準。
在amd的rev. f晶片上,dts的溫度報告也顯得十分準確,但是從各種途徑的報告和我從amd白皮書上了解到的來看,amd的cpu在出廠前dts沒有經過同intel一般正確的校準。amd聲稱他們dts的精確度在±14oc。我注意到amd的一些較老的cpu(rev f 之前)或者在兩個core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值,或者報告一個非同尋常的低溫。我覺得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在amd rev f之前的cpu, dts還沒有被官方支持。
有兩個更為重要的數值你一定要了解:
1、tcasemax:這個值表示能使cpu 100%穩定運行的在 核心表面正中或者是ihs (就是cpu的金屬頂蓋)正中的最高溫度。
2、tjunction (or tjunctionmax) :這個值表示在核心和核心所在pcb板之間所容許的最大溫度,通常這個值要遠高於tcasemax.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解讀dts溫度時不要混淆這兩個值。當dts報告一個比tcasemax還要高的溫度時並不意味著cpu處於危險狀態。因為tcasemax是cpu所能忍受的最高外部溫度。可是如果cpu達到了tjunction,你就要小心了,這是一個你不想讓cpu超過的溫度。
在intel cpu中tjunctionmax 不難被測到,在amd rev. f cpu中,tcasemax可以被檢測到。可惜的是我還不知道如何檢測intel cpu 的tcasemax, 或者amd cpu的tjunctionmax (這個值更為重要)。
dts令人吃驚的是它用起來很簡單。傳統的super i/o晶片要求你對不同的i/o晶片進行編程,因為他們所用的地址和算法各不相同。
使用dts的話,你只需要讀取( for intel ) 或者 暫存( for amd ), 簡單的計算一下就成了,下面是公式:
amd_coretemp = dts_value – 49
amd的dts數據是8位,可以理論上報告-49 – 206攝氏度的範圍。
intel_coretemp = tjunction – dts_value
intel 的dts數據是7位,可以報告tjunction和tjunction往下126度。如果tjunction 是85度(conroe),則理論值下限就是-42度。可是我從沒見過哪個cpu能報告低於0度的溫度。這些cpu的dts看來在某些溫度點就停止繼續下探了。

cpu的降溫

人們在日常使用電腦時往往會長時間,持續性的使用,這在夏天對電腦的cpu是一種考驗,對於如何對cpu進行降溫,我們有以下幾個選擇:
1.傳統的散熱墊:電腦放在普通的桌面上,往往與桌面形成對熱,況且桌面的散熱效果實在不怎么樣,大家在使用筆記本時會有這樣的感覺,電腦用了一段時間後,摸摸電腦下方的桌面,會感到非常的燙手,這都是過熱的緣故。散熱墊適用於筆記本。
2.同樣適用與筆記本的,散熱器,相信已經有很多電腦售貨商將散熱器進行打包出售了,但是還有很多沒有散熱器的搭配,散熱器是特地去買的。有些電腦品牌的自身散熱效果就不好,這更需要散熱器來幫忙降溫了。
3,對於桌上型電腦,風扇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大家電腦要經常對風扇進行清理,台式機的風扇功率都蠻強的,不需要另外添加散熱設備,我們要做到的是將電腦cpu上長時間堆積的灰塵進行及時的清理,檢測風扇的正常運行狀況。(一些電腦或許是個人組裝的,cpu分盒裝和散裝。盒裝有散熱器,不需要再配。而散裝沒有散熱器,所以要配上功率相當的散熱器,以維持cpu正常溫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